我們從這里走向世界----鄭州市第十四中學“國際理解教育課程”
準備就緒,快來找蛋吧
為小柔慶祝17歲生日
染蛋進行時
找啊找啊找啊找,彩蛋、巧克力、棒棒糖在哪里?
拋接水球快、穩、準
匯總勝利果實,比比看誰找的多
兔子跳跳,快、快、快
來自德國的冉小柔(中文名)同學介紹“復活節”的由來
同學們在認真聆聽
“祝你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to you”,2016年4月15日下午4時許,學校六樓會議室傳來溫馨洋溢的生日歌,原來是我校國際理解教育社團的同學和銘功路小學的同學們在給我校來自德國的交換生Melinda冉小柔慶祝17歲生日。
負責我校“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的許曉輝老師帶領我校交換生Maria劉雨薇(意大利)和Melinda冉小柔(德國)、還有我校部分學生與銘功路小學的孩子們一起體驗西方傳統節日復活節。復活節是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后第一個星期日。象征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于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復活的日子。節日期間,人們按照傳統習俗把雞蛋煮熟后涂上紅色,代表天鵝泣血,也表示生命女神降生后的快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處,用彩蛋作游戲。這種風俗歷史悠久,雞蛋是復活節的象征,因為它預示著新生命的降臨,相信新的生命一定會從中沖脫出世。
活動過程共分三個部分:第一環節在六樓會議室進行,由Melinda冉小柔向參加活動的全體學生介紹有關復活節的由來和風俗習慣,她流利的漢語和親和的目光贏得在場同學們熱烈的掌聲;第二環節轉戰至學校操場和小花園,孩子們親身體驗復活節的傳統游戲,找彩蛋、兔子跳、平衡蛋、拋水球。整個游戲過程中,孩子們十分投入,釋放童真,他們綻放的笑臉彰顯了生命的鮮活,體現了復活節真正的意義。第三環節孩子們回到六樓會議室,對今天的活動進行總結,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講述今天活動的感想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對復活節的理解。
活動最后,我們送給小柔一個神秘的驚喜---為德國交換生Melinda冉小柔慶祝17歲生日。伴隨雙語生日歌,我們端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生日蛋糕,為小柔慶祝在中國度過的第一個生日。小柔十分感動,與雨薇一起分切蛋糕,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甜蜜的糕點與生日的快樂。
春天萬物復蘇,希望的小苗茁壯成長。復活節的彩蛋和精美糖果、巧克力代表著人們美好的心愿,給如小苗般的同學們帶來快樂。彩蛋與兔子,生命力與活力。這不僅僅是一個對同學們來說值得回憶的歡樂節日,它更寄托了家長、老師們對孩子的殷切關懷,祝愿孩子們健康成長、快樂相伴!